产业聚焦
首页 > 产业聚焦 > 产业介绍 > 正文
董步永:办好农机合作社 做好致富带头人
发布时间:2023-04-04 16:20:45  阅读量:

在白马湖畔,活跃着一支由人称“黑皮社长”的董步永领头的“白马湖农场步永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21名成员吃苦耐劳、技术精湛、敢为人先、服务到位,在农机推广服务上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70后的董步永,小时就对农场机耕队的“佳木斯”收割机、“东方红”拖拉机情有独钟,加上哥哥是老机务工人,后来又当上机耕队队长,所以董步永最喜欢跟在哥哥后面跑,对这些铁家伙有着与生俱来的浓厚兴趣。高中毕业后,董步永先是加入机耕队当学徒,后来逐渐成长为技术能手、机务组长,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启了他的农机职业生涯。

进入新世纪,在机耕队改制时,董步永舍不得那些农机具都被处理掉、也放不下这帮朝夕相伴的“老伙计”,所以,他一咬牙,联合3名老机手,筹集了二十多万元,买断了队里的3台拖拉机和十余台农机具,挂上了“步永农机服务队”的牌子,搞起了农机服务。

常年的户外作业,严冬酷暑、风吹日晒,使他的肤色较一般人尤显黝黑发亮,被人们笑称为“黑皮”。靠着多年累积下来的操作技术和人脉资源,加上老队员的尽心尽力,农机服务队经营得有声有色,没几年,队员就增至12人,并添置了12台大型轮式拖拉机、3台“久保田”插秧机、5台“洋马”抹穗机以及播种机、压实机、开沟机、旋耕机等一批农机具,很快,“步永农机服务队”成了本地农机服务的一块“活招牌”。提起“黑皮董步永”的名字,本地乃至周边需要农机服务的人基本上都知道。“黑皮队长不一般,装备先进服务好!”渐渐地,“步永农机服务队”成了远近闻名的农机综合服务组织。

随着农业体制改革的深入,2012年,农场开始试行模拟股份制、推行土地集中种植,这让董步永敏锐地嗅到了商机,他顺势而为,正式挂牌成立“白马湖农场步永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扩大规模的消息一经传出,很多个体农机手都找上门来,要求带农机加入,经过他的考核筛选,合作社成员扩至21人,董步永众望所归、顺理成章地成为领头人,合作社也随之实现了快速发展。

为顺应市场需求、紧跟时代步伐,董步永首先从提高机手素质、强化管理上下功夫,注重发掘培养队员技术创新的动手能力。通过多年摸索,他发现在小麦播种作业上,原厂的播种机下种管是直的,距旋耕刀较远,经常会堵草、堵泥,出现漏播、露种,且烂田难以作业。通过认真钻研、反复试验,他们将下种管由直改弯,使其接近旋耕刀,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且烂田作业同样不受影响。

为提升水稻整地质量,董步永敢为人先、敢于创新,在耙田时自创自接老刮板先整体拉平、然后精耙,一次性成功,既克服了反复耙田易将泥和死、还拉不平的难题,又增强了土壤通透性,事半功倍且节约成本。

在狠抓服务、力求效益最大化上,他通过开展“订单”作业、“跨区”作业、“创新”作业等,有效解决农机服务“吃不饱”的问题。同时还向服务对象作出质量承诺、价格承诺、作业时间承诺,赢得服务对象的认可和信任。从2013年开始,合作社连年承接场内2-3个生产区约1.5万亩地的全方位农机服务;每年承接周边几个乡镇作业面积1万多亩;跨区安徽、浙江、湖北等地农机服务近万亩,每年给合作社带来200余万元的收入,既为21名入社队员解决了运用一技之长创业致富的难题,也为农场转型期间富余劳动力的再就业拓宽了渠道。

谈及未来,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让董步永倍感振奋、信心满满,他表示,将根据市场需求,合理配置农机具,按照产前、产中、产后阶段性生产需要,将农机装备这一“金扁担”进一步配优配强,不断提升农机的使用效率和作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