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耕’季节迎来‘春收’,我们很兴奋。这个被称为‘百菌之王’的羊肚菌,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多糖、氨基酸和有机锗,具有补肾补身、增强免疫力等功效,有着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没想到第一次试种就成功了,无疑为我们下一步扩大种植注入了‘强心剂’……”农场公司林管站站长吕治顺高兴地说道。
4月9日,走进农场公司羊肚菌试验种植大棚内,只见垄沟两侧,一株株上棕下白、个大肉厚、肥硕饱满的菌菇破土而出,长势喜人。现场负责同志正在用量尺测量羊肚菌的规格大小。新采摘下来的羊肚菌形如羊肚、表面似蜂窝,个头大的比成年人的手掌还要长,无论是产量还是品质均超出了预期,大家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从内部挖潜,向外部借力。农场公司经过前期大量市场调研,发现野生羊肚菌价格昂贵,最高可达2000元一斤,且关键是量少,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而人工种植羊肚菌不仅可以填补市场空白,相对野生羊肚菌还具有显著的价格优势,鲜品价格在100-160元一斤,干品则在500-800元一斤,有着很好的市场潜力。而且由于是秋冬季种植,冬春季采收,刚好与农忙时节错开,既能让“冬闲地”变成“增收地”,又能培肥地力。
多想“金点子”,多找“好路子”。虽然羊肚菌对环境、温度、湿度、土壤等要求很高,人工种植难度较大,但农场公司抓住有技术人员、有土地资源等机遇,自2023年12月19日引进羊肚菌菌包,开始羊肚菌试点种植,从翻土、搭棚、杀菌,到种子播撒、营养袋摆放、生长情况监测、温湿度控制、通风抗冻,相关人员全身心投入,终于在今年4月份迎来采摘期,由于前期是小规模试种,2个大棚预计鲜菇产出达到500-600斤,按照目前市场价,预计实现产值3-4万元。
农场公司表示,此次羊肚菌试种成功,坚定了信心、提振了干劲,未来将根据市场情况调整羊肚菌的种植面积,延伸产业链条,增强产业造血功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多元化和高效化,为特色产业培育开辟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