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村落研究综述
我国安徽省的西递和宏村在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标志着中国传统村落的遗产价值已经达到全球公认的水平,此后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此来持续推动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当前在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立足风景园林学科内涵,借鉴多学科的优秀理论和方法来系统提升传统村落的认知价值及保护发展,从而借鉴传统村落的经验指导我国农业农村的振兴发展,对于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传统村落的研究情况进行系统梳理,以期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中国传统村落的建设实践与深化研究。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在CNKI数据库中以"传统村落"为主题检索,设置时间范围为2000—2023年,获取1517篇EI、核心期刊、CSSCI、CSCD期刊文献进行信息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①研究传统村落的机构多且分散,机构间联系紧密,呈现一定的跨学科合作频率;②研究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村落分布及少数民族文化紧密相关;③研究内容主要聚焦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保护传承、旅游开发、景观基因等方面。未来,应该从文化遗产视野持续关注传统村落的动态发展需求,积极探索传统村落价值的科学认定标准,构建多学科共研的科学保护发展模式,客观评价和科学指导传统村落保护,因地施策、不断完善地方性保护法规,深入研究传统村落实现乡村振兴的理论与实践。
手机阅读本文
下载APP 手机查看本文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女风景园林师分会2023年会论文集
2023年
立即查看 >
图书推荐
相关工具书